👻 別再被騙了!設計師請小心這些 IG 上的「徵才詐騙」
最近不少設計師在 IG 上看到一堆廣告打著「遠端工作」、「平面設計」、「自由接案」的名號,主打高薪、彈性時間、月入數萬,卻只給一句話:「有興趣加我 LINE 詳談。」
表面看起來像是夢幻工作,但內行人一眼就知道:這很可能是詐騙的陷阱。
為什麼這麼說?讓我們來拆解背後的套路。
🎭 詐騙常見的四大手法
1. 假工作、真收費
對方聲稱你錄取了,卻要你先「購買軟體」、「付報名費」、「押金保證」——
小心,這通常是斂財詐騙的第一步。
2. 蒐集個資變造帳戶
透過 Line 聯繫後,他們會問你要身分證、銀行帳戶資料,說是要匯款或簽約,其實是要用你的身份辦帳戶甚至洗錢。
3. 剝削式接案轉售
某些「中間人」會以極低價格向你收作品,轉手高價賣給真正的客戶,設計師等於淪為免費外包工。
4. 成為人頭洗錢工具
更嚴重的情況是叫你幫忙「代收款項」或「代開公司帳戶」,實際上你變成詐騙集團的洗錢白手套,還可能觸法。
🕵️♀️ 怎麼判斷是不是詐騙?
🔍 查公司背景
沒有公司名稱?搜尋不到公司官網?那多半不是正當職缺。
社群廣告點進去帳號經營多久了?很多點進去一看就知道是假帳號了~
📮 不給 Email、只加 Line?警覺!
正規單位不會只靠 Line 招人,至少會有 email、公司簡報或工作說明。
📑 不願簽合約、用字模糊?先停一下!
正當合作都應該談好範圍、交期與授權合約,模糊地說「到時再說」、「先做看看」絕對是警訊。
💰 任何形式的「先付款」都該立刻拒絕。
專案沒開始就先繳費?完全不合理!
✅ 如何保護自己?
✨ 建立專業的履歷與作品集盡可能透過專業平台接案
🔒 保護個資,拒絕隨意提供個人資料只要一談到帳戶、身份證字號,就必須非常小心。
📜 要求合約、講清合作條件
就算對方是小店、個人品牌,也要清楚說明報價、交付品、修改次數與授權用途。
🧠 建立基本法律知識與合約意識
不會寫合約?至少可用報價單或書面記錄溝通,保護自己的工作權益。
🗣️ 給設計師的最後提醒:
🎯「我們努力打造的,不該成為別人詐騙的工具。」
現在的詐騙越來越懂包裝自己,看起來像個案主、創業家、行銷公司,甚至假裝品牌老闆。設計師們請記得——你不是隨便畫畫的人,你是專業創作者,有選擇合作對象的權利。
不要讓自己的專業被假機會利用,也不要為了「遠端高薪」而掉進沒有保障的深淵。
多一分警覺,多一分保障。
這篇分享,如果你有感,也歡迎轉發給身邊的設計朋友 🙌